查看原文
其他

“黑匣子”破损严重,数据还能恢复吗?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十问十答→

广东普法 2022-10-12


3月23日晚9点,“3·21”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事故现场最新情况。


现场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遗体残骸

截至23日晚上19时,消防救援人员共搜寻区域面积4.6万平方米,发现有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东航已完成123户家属对接并制定保障方案

目前,按照援助工作计划,东航工作组已全部完成123户家属对接,为每户家属制定保障方案。目前针对123名旅客、涉及到110个家庭,东航已组建了300名人员的援助队伍,确保每户家属有3名以上援助工作人员提供支援保障。


东航在始发地昆明、目的地广州、事发地梧州,都设立了家属援助点。截至3月23日下午,已在梧州、昆明等地接待71名旅客的近300名家属,妥善安排了入住酒店和生活交通保障。由于旅客涉及多个省市,没有赶赴梧州的旅客家属,所在地政府也成立了援助工作组,与东航工作组配合联动,双方积极联系、主动上门提供援助工作。


在此基础上,东航深入开展“一户一册一专班”的各项援助服务。对交通、食宿、医疗、安保、防疫、心理援助等方面作出了妥善安排。针对旅客家属的集中诉求,在梧州市政府统一安排下,分批次、有序组织到事发地附近指定场所进行了祈福和祭拜。这两天梧州气温骤降、下雨阴冷,援助组为旅客采购了保暖衣物。


东航失事客机第一部

黑匣子是如何找到的?

看搜寻视频


3月23日下午,武警官兵在东航空难核心区采取网格部署、分片推进、立体侦搜等战法开展搜救及清理飞机残骸工作。


16时10分,中国民航局专家再次进入核心区。官兵们立即将专家引导至疑似黑匣子标定区域,并提供取证视频。专家通过视频分析、现场取证,当即决定清理标定区域周边残骸,收拢人员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搜索。


16时15分,在该区域地表附近发掘到疑似黑匣子橙红色物体,后经多方验证,初步判定为东方航空MU5735航班的两部黑匣子其中之一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


找到的一个黑匣子

已连夜送往北京!

据初步检查,记录器外观破损严重,但存储单元外观相对较为完好。该黑匣子已被连夜送往北京的民航专业机构进行译码。记录器数据的下载和译码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内部存储单元出现损坏,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完成译码后,将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提供重要证据,接下来,调查人员将继续全力搜寻另一部飞行数据记录器(FDR),为还原整个事件经过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十问十答



据了解,此次失事飞机一共有两部记录器:


一部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安装在飞机客舱尾部,在发动机启动前开启,在发动机关闭后结束,记录时长约25小时,记录了1000个参数,例如飞机的高度、速度、方向、垂直速度、机组操作等;


一部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安装在飞机货舱尾部,飞机发电时开启,断电时结束,可以记录3-4小时,记录四个通道的声音,包括机长通道、副驾驶通道、备用通道,环境通道。两部记录仪可帮助分析飞机的状态情况、超声波信号等信息。


广州日报就此采访了民航评论员张仲麟。


其介绍,FDR可以直接还原飞机坠毁前的驾驶状态等,CVR则可以记录下驾驶舱里的声音,尤其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是第一手消息,而驾驶员之间的第一手沟通对于分析空难的原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空难事件都是在驾驶员的语音交流中发现了线索。”


“黑匣子”虽破损严重

但对数据提取持乐观态度


广州日报:在此次空难中,由于飞机的俯冲姿势比较罕见,目前找到的黑匣子也破损严重,这对于数据恢复是否有影响?


张仲麟:黑匣子通常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的冲击力和高温燃烧,通常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很多层的防护冲击的隔热材料。通常黑匣子可承受1100°C的高温半小时至一小时,可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约100G重力撞击。


对于这一次黑匣子的数据提取,我还比较乐观。与此次空难类似的印尼空难中,飞机坠毁前的最后下降速率高达159米/秒,与本次MU5735航班空难的最后下降速率颇为接近,且均为俯冲坠毁。在那次事故中所寻获的黑匣子也是同样的破损严重,但依然恢复了部分数据,并由此调查出了事故原因。而这一次我们在事故发生后的50多个小时内找到了黑匣子,对于黑匣子的数据提取,我持乐观态度。


从ADS-B看到明显“拉起”


FR24发布的失事飞机ADS-B高度曲线图,可以清晰看到失事飞机在下坠过程中有“拉起”动作,且后续下坠速度有减缓。


广州日报:目前我们只搜寻到一部黑匣子,第二部黑匣子还在搜寻中。一部黑匣子对于分析事故原因的作用有多大?通过目前掌握的信息,还能分析出什么?


张仲麟:黑匣子如果能够找到两个自然会很好,但是即便是只找到一个,也能对空难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有非常详细的数据,但是通过ADS-B给出的数据,我们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析飞机的驾驶状况,并由此看到了飞机坠落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拉起动作,甚至一度从7425英尺拉起到8600英尺,甚至到了最后一刻,飞机的下坠也有放缓趋势。


第二部黑匣子寻找有希望

暴雨不会影响后续残骸分析


广州日报:我们找到第一部黑匣子花了两天时间,第二部黑匣子是否也可以很快找到?


张仲麟:搜索黑匣子的时间根据环境复杂性来判断,比如空难如果发生在机场,黑匣子可能当天就能找到;但是如果发生在海里,如此前的法航空难事故,是动用了潜艇在大西洋里寻找了两年才找到。


事实上,这次MU5735航班坠落地在陆地,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利于寻找,目前我们找到第一部黑匣子距离事发仅过去了50个小时,甚至期间还有因下大雨影响搜索,使得现场变得更加泥泞,否则可能我们能更快找到。相信等后续大型设备到位之后,我们的搜索会进行得更加快。通常对于“黑匣子”的寻找,肯定是越快越好。


广州日报:目前的暴雨,导致残骸现场也存在冲刷痕迹。事故现场的保存有什么意义?在历年的空难事件中,残骸对于空难的分析起到什么作用?


张仲麟:每一次空难的坠毁现场,每一个残骸、每一片碎片都可能隐藏线索——例如一道不正常的裂痕,一个有故障迹象的部件,一道反常的弯折,甚至是对于上面的一些化学残留物的分析……这些即便是经过雨水冲刷,也不会消失。但暴雨对现场的调查,确实是个不利的因素。


知多D:

调查报告出炉

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表示:


在找到飞行数据记录仪的情况下,调查人员或许能较早得出一些初步性结论。如果两个黑匣子都被找到,那么就能较快形成一个初始的事故原因认定。


航空事故调查报告的出炉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经过多方位、全要素的考量,甚至还要通过某些模拟实验进行复演。为了确保最终报告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半年到一年的调查过程是正常的。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投稿邮箱:gdpfxmt@163.com

推荐阅读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